第446章 新的战事_大唐:我真不想当皇上啊!
笔趣阁 > 大唐:我真不想当皇上啊! > 第446章 新的战事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
第446章 新的战事

  第四百四十六章新的战事李炎是个很懒散的人,李世民每年春耕时都要去田地种地,以示对农业的重视,与百姓同甘共苦,不过李炎却是从来不去的,他不想受那份罪。不过这几天,李炎却转了性,竟然亲自到长安郊外选中了一片土地,然后以市价两倍的价格将这片土地收购了下来。之后李炎让人用铁丝网将这片地全都圈上,在地的中央盖了一片房子,随后,李炎亲自带人翻地、松土、施肥、打垄,忙得不亦乐乎。这段日子,李世民不时问起太子在哪里,身旁的宦官总是对他说,太子在试验田里给地施肥。一听这话,李世民感到很是欣慰,心说李炎真是转了性了,竟然主动参与农业生产,这无疑是开了个好头,起到了模范带头作用啊。李世民对李炎的行为很是满意,不过他却也在想着,现在快到秋季了,太子这个时候忙着种地,是不是有些太晚了,也许,他是在为明年做准备吧。不管怎么说,这孩子现在能亲自劳作,未来必能体恤百姓的辛苦,也是难能可贵了。试验田附近有一条水沟,李炎没事的时候就在这水沟旁钓鱼,不一会儿,李炎连着钓了几条大鱼,李炎就对身旁的侍从说道:“行了,你们也别忙了,告诉上游的那几个人不要再往水沟里放鱼了。”

  原来,这些侍从见李炎喜欢钓鱼,就故意弄了不少大鱼,从小水沟的上游扔了下去,然后李炎在下游再把这些鱼钓上来。李炎本来就纳闷,这么小的水沟,哪里来得那么多的大鱼呢?就算这个年代没有污染,鱼儿很多,也不至于如此,仔细一想,已然明了。李炎并没有责怪这些侍从,他们也是出于好意,想要讨好自己,也确实让自己有了钓鱼的快乐。不过,对于这种阿谀奉承之风,李炎是不提倡的,如果长此以往的话,李炎认为无论是谁,一定会腐化堕落,贪恋于物质生活,而丧失了前进的动力。如果上位者身旁都是一些这样的小人,那很难进步,而且,这也说明上位者本身也有做昏君的潜质。现在不是农忙时间,李炎之所以将心思全放在这块试验田上,一是出于对试验田的重视,二是因为他也想散散心,总在东宫呆着真是腻味得很,出来散散心也是不错,而且自己还可以打着搞试验田,一心为民的旗号,百姓称赞,皇上高兴,又何乐而不为呢?李炎不由长长打了一个哈欠,这两年,自己不是出征在外,就是平定叛乱,真的很难有这样的机会好好的放松一下,这唐时的长安郊外,没有空气污染,没有工业废水,是真的很舒服惬意啊。李炎不由想起了金胜曼,一转眼,自己已离开新罗几个月的时间了,也不知金胜曼现在怎么样了,估计再有一两个月,就要生产了吧,也不知这一胎是男还是女。最好是个男孩儿,这样的话,这个男孩儿以后就可以成为新罗的国王,这样的话,大唐和新罗就是一家人,一想到自己的儿子可以做新罗国王,李炎的心情就格外明媚。就在这时,李炎看到杨宏从远处跑了过来。杨宏行事一向稳重,这么着急,一定是有大事发生。想到这儿,李炎就杨宏道:“什么事这么着急?”

  “殿下,皇上召你回朝议事,说是新罗有大事发生。”

  “新罗有大事发生?”

  李炎不由吓了一跳。现在的新罗,自从金春秋与金庾信造反之后,权力完全掌控在金胜曼的手里,但是金庾信一死,新罗就少了一员抵抗外敌的大将,而金春秋的失踪对新罗来说始终是个隐患,这金春秋说不定什么时候就杀回新罗,到时金胜曼就危险了。想到这儿,李炎立即骑上快马进入了长安城,直奔大兴殿而来。大兴殿内,气氛十分严肃,李世民坐在龙椅之上,目光如炬,目视前方。文武百官分列两旁,李炎向两侧看去,发现了很多新的面孔,却是因为上一次王珪和五姓七望作乱,杀了不少大臣,这些面很多大臣都是后提拔上来的年轻人。李炎向李世民行了一礼,口中问道:“不知父皇召见儿臣有什么事?”

  李世民说道:“皇儿,刚刚接到新罗的急报,金春秋勾结高句丽和百济,自称新罗国王,带兵向新罗进攻,新罗现在的情况十分危急。”

  李炎一点头,新罗自从金春秋与金庾信之乱后,文武权臣被扫荡一空,确实没有人能扛起大旗与高句丽和百济相持。更何况,金春秋在新罗素有威望,高句丽和百济支持金春秋称王,想取金胜曼而代之,新罗内部一定会有所骚动,现在金胜曼又有孕在身,确实难以抵挡。李炎一咬牙说道:“儿臣这就去新罗。”

  李世民摇了摇头说道:“远水不解近渴,而且这次金春秋入寇新罗,身后是百济和高句丽,其中百济又要听从高句丽的支配,以朕之意,唯有扫平高句丽和百济,才能救新罗,朕意,是先进攻高句丽,平定高句丽后,新罗之危自然化解。”

  李炎却摇了摇头说:“儿臣认为,高句丽有六十万大军,短时间内难以捍动,不如先灭百济,使高句丽孤掌难鸣,如此一来,我大唐再集中全力,联合新罗进攻高句丽,则高句丽也指日可破。”

  听了李炎的话,李世民若有所思,然后问殿下的群臣道:“众爱卿都是何意?先打高句丽还是先打百济?”

  李勣说道:“臣以为,还是先攻打高句丽,打痛了高句丽,新罗之围自解。”

  苏定方则说道:“臣以为,当先攻取百济,百济一灭,高句丽孤掌难鸣,我军两面夹击,再加上新罗出兵,三面出击,高句丽必灭!”

  李勣说道:“若是进攻百济,则高句丽和扶桑国必然相助,于时,我们可要面临着敌人的三面夹攻,而且百济与我大唐陆路并不相连,只能走海路,到时势必要进行海战,我大唐的水师未经大的战阵,能否战胜百济与扶桑、高句丽的联军尚未可知啊……”

  请收藏本站:https://www.bqgo.cc。笔趣阁手机版:https://m.bqgo.cc

『点此报错』『加入书签』